民国砚台一般都是什么砚?

许錾许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民国时期的文房用品,除了纸笔墨砚外,还有水盂、印泥盒、印章、信笺、账簿、字典等,但最为丰富和精美的当数文房用砚。当时的砚台按照用途大致可以分为:书画用的画砚(又称“书砚”);抄书、钤印和收藏用的抄手砚;试墨、磨墨、洗笔用的砚盆;研磨糊的研磨器;制墨过程使用的磨石、墨模等。

1. 画砚 当时有专门为绘画作画用的画砚,也有以书画名家姓名或书画题材命名的画砚。如“李瑞清砚”、“齐白石砚”、“吴昌硕砚”、“红楼梦砚”以及“赤壁赋砚”等等,这些砚台大多为长方形,底部通常都有供放毛笔的笔槽,并配有木制笔托。

2. 抄手砚 这类砚台的形制与今天的文具盒相似,有盖,便于存放。表面一般雕刻装饰花纹,四周镂雕样式各异的镂空图案,有的还附带有笔架、插笔管和削纸刀。

3. 砚盆 用于盛装磨墨用水。有圆形、方形等多种形状,材质则有瓷质、铜铁质、石头质等。

4. 砚匣 用于放置砚台,分盒子和匣子两种。有方形、长方形、圆形等各种形状,以盒子居多。质地则多为木质、竹质或纸质。

5. 笔筒 用于插放毛笔。圆筒状,下部常有刻花或是雕花的底座,有的在口部的周围还刻有纹饰。质地除陶之外,还有石质、金属和木质等。

6. 镇尺 长方体,长宽比例约为3比2,上下两面分别刻有“风调雨顺”“国泰民安”字样。用来压纸抑或用以示警戒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