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哪些有名气作品?

昝雁翎昝雁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早在距今近两千年以前的东汉年间,景德镇的先民就已开始生产瓷器,到了唐代更是发展兴盛,晚清著名诗人许景澄路过景德镇时有诗赞曰“陶舍重重倚岸开,舟帆日日蔽江来。工人莫辍风窑火,洞主行歌自往来”,就是对当时繁荣景象的描绘。唐代的景德镇在烧制青瓷的实践中,发现和掌握了瓷土加釉石的“二元配方法”,为后来青花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。

到了北宋景德年间,浮梁县制瓷业得到空前发展,其生产的精美瓷器为宋真宗所青睐,因而“奉御”用瓷在景德镇开始烧制,宋真宗皇帝还亲自把他的年号“景德”赐予昌南镇,景德镇由此得名沿用至今。

南宋末年,北方诸窑式微,而南方则在原有诸窑的基础上更加繁荣发达,而此时景德镇的青白瓷因色泽莹润,被誉为“假玉”而畅销海内外。此时期的湖田窑,烧窑规模庞大,质量亦胜于诸窑,有“器重大、瓷声短、色泽淡”等特点,有“江西瓷器,汝不如湖田”之说。湖田窑系之瓷,曾随海上陶瓷之路远销世界多个国家。

元代中后期景德镇成功烧制出青花瓷。景德镇的青花瓷在元代至明清期间一直是朝廷贡品,国内也只有富豪之家可享用。

明代是景德镇陶瓷的鼎盛时期。明代初,景德镇已经汇集了国内众多名工巧匠,并利用其“官搭民烧”的独特机制,促进了工艺技术和产量、品种的空前发展。在烧制技术方面,永乐、宣德年间创制和成功烧成“鲜红”釉;甜白釉在宣德年间有新发展;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的釉上“.raisee”粉彩亦独树一帜。

清初,制瓷工艺在前朝的基础上又有较大拓展和提高,珐琅彩、粉彩皆为首创。清三代的景德镇制瓷,官窑民用,民窑官用,形成了官民窑并举发展的制瓷局面。清三代的陶瓷代表了中国瓷工艺的最高水平,清三代的精品在国际市场被收藏家追捧。

鸦片战争后,西方工业陶瓷源源东来,使得素以手工制瓷而著称于世的景德镇陷入窘迫境地,昔日“匠从八方,器成天下走”的辉煌景象不复存在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