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洋明治银元有收藏价值吗?

须琬枫须琬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龙洋,亦称“龙元”,是清代银币的主要品种之一,始于1901年(清光绪二十七年)。1901年户部成立铸币厂,清政府正式批准铸造银元,1902年开始铸造银币,正面珠圈内为“大清龙币”四字,下铸“丙午”二字,珠圈外两侧分铸“户部”二字,背面中央铸蟠龙图,周围铸汉、满文“光绪元宝”字样及币值,俗称“大清龙洋”。

1910年,清政府为统一全国铸币,正式启用“双旗”、“五色云”、“汉阳铁厂”等图案的印花纸币,1911年又铸造了印花银币作为辅币,同时停止龙洋的铸造。龙洋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十年的时间,它见证了清政府的最后繁荣和封建王朝的没落,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。同时,龙洋以其多样的图案、厚重的品相,吸引了大多数钱币收藏爱好者,其增值、获利等经济价值也是其他纪念币等收藏品所不能比拟的。龙洋的收藏队伍浩大,其价格也稳步升高。

日本是龙洋的发源地,1870年日本首铸5元、10元、20元、50元4种面额的银币,正面为日本明治天皇像,上铸“日本帝国”字样,背面为蟠龙图,龙在圆形内,圈外为波浪纹,又称“飞龙银币”,俗称“明治银元”、“日本龙元”。1889年起停止铸造,日本生产的龙洋传入我国之后,深受国人喜爱,龙洋在我国的铸造、流通及收藏都起到了示范作用。因为日本龙洋铸造精良,发行量少,存世罕少,成为难得一见的珍稀钱币。

清政府铸造龙洋是出于抵制外国银元猖獗流通,挽救中国在银本位制度下货币主权的目的,随着清王朝的灭亡,中国不再铸造龙洋,各国银行及日本、墨西哥、英国等国银元充斥中国市场。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,所有外国银元一律禁用,龙洋作为银本位制度货币的代表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谢幕、退出市场流通领域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